English


伊利扎洛夫(Ilizarov)创新、发现对中国医学的启示

2017-02-23 15:35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7-02-23 15:35:59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李然

  编者按:伊利扎洛夫(Ilizarov)教授是前苏联家喻户晓的医学名人,他为了病人献身的精神,创新、发明、发现的传奇经历,颇似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教授。有关其生平、传奇经历,中文有多个版本,网络传播的内容有些不真实,现请国际Ilizarov技术应用研究学会中国部主席、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引进Ilizarov技术并主持完成中国本土转化的秦泗河教授写文介绍。

  前苏联外科医生Ilizarov(伊里扎洛夫),工作在偏远的基层医院,在简陋的条件下发现了——“牵拉成组织的生物学理论”,这个理论正在开拓着骨科、小儿外科、整形外科、颌面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新的领域,也为力生物学、再生医学、达尔文进化医学与仿生医学、医学工程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Ilizarov教授创立了以外固定体外可控技术为代表的全新骨科治疗技术体系,临床思维以模仿自然为基础,一定程度上将所有细分的骨科专业整合起来,已经在全世界推广、应用,为数以百万计的重度伤残病人带来了福音。秦泗河是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引进(1990年、1992年)Ilizarov技术的中国大陆医生,通过20余年的临床应用、研究、总结,与其他医生合作完成了“Ilizarov技术中国本土的转化”,做出了令国际同行赞誉的系列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自己技术风格的“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技术体系”。

  这一简单、微创、医疗费低廉、疗效奇特的方法,能够治疗高新技术难以治疗甚至不能治疗的复杂骨折、创伤、骨科疑难病症,挽救了许多面临截肢的肢体残缺畸形,由于其医疗费低廉、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器械,医疗风险降到了最低,尤其适合在中国广大的地、县级医院推广、应用。

  Ilizarov现象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他一生工作在偏远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西西伯利亚库尔地区,曾经30多年在基层的小医院工作。他没有在大医院进修学习过,更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却做出了影响世界的发现、发明与创新,成为俄罗斯民族的英雄、世界级的医学家。他在世界上成名之后,于1989年在美国的骨科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三篇经典的SCI论文。

  二 他在国内、国际的出名、技术传播的耦合点,都是通过他治愈的有一定身份的病人,而这些病人又都是在各个大医院经过多次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也就是说,对一个临床医生医德、医术的评价,就是看他能否治愈别的医生不能治疗的疾病,而不去过分关注所谓学术水平、发表多少论文。

  三 Ilizarov教授不会外语,却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是一个基层医院的临床医生,被授予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生前曾获得意大利、法国等7个国家授予他的荣誉勋章。

  四 1982年,在Ilizarov62岁时,前苏联政府投巨资(占地500余亩)在库尔干市建成了“国家Ilizarov技术创伤与矫形科学研究中心”(中心归国家卫生部与社会保障部直属管理),从莫斯科、圣彼得堡调集100多位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生物学、工程学、免疫学、细胞学等 )对Ilizarov发现的牵骨再生现象进行了系统基础研究,仅一期用实验用犬就480只,最终发现了张力——应力法则(定律 Law of tension stress, LTS):“给活体组织持续、缓慢、稳定的牵拉刺激,能刺激局部组织的增生和再生,其再生过程类似胎儿的发育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

  如果没有前苏联动用国家力量实施大规模的研究,就不可能发现张力——应力法则。

  五 前苏联成立Ilizarov技术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掌握Ilizarov技术的骨科医生,由此,俄罗斯库尔干Ilizarov技术中心成为全世界外科、骨科医生朝拜的圣地。一个大型的国有医学研究机构、专科性大学与附属医院,用发明该项技术医生的名字命名,说明前苏联暨俄罗斯重视科技人员。

  六 Ilizarov技术在世界传播后,欧洲、南、北美洲、亚洲的韩国、日本、印度国家,反映积极,国家主流学术团体,都多次组织学习、考察团,奔赴遥远、偏辟的俄罗斯库尔干Ilizarov技术中心考察、学习、进修,但中国医学界对Ilizarov技术反映淡漠,直至2009年,也只有秦泗河、夏和桃赴俄罗斯考察、学习过。近15年来,在中国骨科主要是秦泗河等在积极推广,开了三次国际性会议,举办了10余期学习班,他们两人所从事的是非主流的矫形骨科。

  七 Ilizarov教授1992年去世,享年71岁。国际上成立了“Ilizarov技术应用研究学会”,截至到2010年,已经有41个国家成立ASAMI。在目前世界学术范围内以一个医生的名字成立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会,仅仅是Ilizarov而已。

  八 秦泗河、夏和桃、李刚(香港中文大学)自觉结成三人研究共同体,已经将Ilizarov理论、技术完成了中国本土化的转变,提出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做出了令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创新,挽救了许多濒临截肢的肢体残缺,已经有12个国家的肢残病人(包括美、欧国家)慕名来中国找秦泗河手术治疗。中国13亿多人口,100万创伤/年发生,有庞大的肢体残缺病人群体,特别需要这项简单、高效、价廉的骨科技术体系,由于缺乏强大的器械厂商推动,也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很少需要昂贵的检查,仅需要简单的X线检测,更由于这一骨科治疗体系能够有效的改善下肢骨性关节的临床症状与病理进程,延缓或避免实施“人工关节置换”,缺乏经济市场推动,推广缓慢。

[责任编辑:李然]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